清末民国初期,县城沿溪北岸一条街,从天妃宫(今新华电影院)至官仓巷口,剑铺相连叮当之声,昼夜不绝。剑铺有千字号、万字号、壬字号(沈广隆)、金字号(吴继德,万字号徒弟)、永字号(潘显明,千字号徒弟)、禾字号(徐春德,千字号徒弟)、周国贵等7家。其中,千字号(郑志成)、万字号(周子望)和沈广隆(沈庭璋)被称为龙泉宝剑3大名家。各家剑铺除炼剑有专门技师外,还聘请装潢师镂刻剑身图案,制作剑柄、剑鞘,使宝剑从剑质到外观相得益彰。民国19年秋,全国国术馆在南京举行国术比赛,30把龙泉剑被评为剑,列为奖品,赠给武术表演优胜者。龙泉宝剑独步东南,名声大震,产品行销全国。为民国时期制剑业的鼎盛期。抗日战争开始后,沪杭等地商贾和省级机构内迁龙泉,手杖剑(时称“司的克”)成为士绅官贾时髦的必携品,剑铺经营颇为兴隆。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夕,经济萧条,宝剑产销大减。解放后,人民关注传统工艺品生产。 1956年,个体剑铺组成宝剑生产小组,隶属铁器生产合作社。 1961年成立宝剑生产合作社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宝剑被视为“四旧”,生产一度停顿。 1971年恢复生产。 1977年,宝剑生产合作社改为龙泉宝剑厂。 1984年以前,全县宝剑生产仅此一家,产品式样为龙凤七星长短剑,质量稳定,但产量有限,不能满足中外顾客需求。改革开放后,集体、个体厂铺增加,产品花色品种增多,产销量大幅度增加。 1984年,中国兵器吴运铎写信给龙泉宝剑厂,盛赞:“贵厂艺人无愧铸剑之名师良工,匠心独运,堪称当代绝技。龙泉宝剑艺振今古,誉满中外,此乃我民族之骄傲。”同年,国务委员、国防部长张爱萍为电视剧《龙泉剑》题写片名。 1986年,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为沈广隆剑铺书写“剑气冲宵汗,青光照人间”联。 1988年11月,主席杨尚昆为龙泉宝剑厂题写了“龙泉宝剑”四字。如今,龙泉宝剑已销往世界各地。 2003年,龙泉宝剑厂改制,成立龙泉市宝剑厂有限公司,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叶胜任总经理,龙泉宝剑,龙泉宝剑厂主厂区迁入大沙工业园区扩大规模
古董收藏 http://www.gougoujp.com